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 > 化学教案

《一氧化碳》化学教案

时间:2024-08-13 10:15:37
《一氧化碳》化学教案4篇

《一氧化碳》化学教案4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氧化碳》化学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氧化碳》化学教案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两种碳的氧化物在性质上的差异;通过化学实验及其分析,使学生了解一氧化碳的可燃性和还原性,了解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通过对比和实验,使学生掌握CO的主要性质。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通过对CO化学性质的实验探究,初步提高学生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技能;初步培养学生毒气处理的方法。

情感目标:

通过对CO化学性质实验的探究,使学生体验探究、体验成功,培养化学学习兴趣;通过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的现象,对中毒机理进行微观分析,揭示通过现象看本质的科学态度;通过引导学生对CO的全面认识过程,初步训练学生辩证地、全面地分析问题的科学态度;强化使用毒气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是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化学中典型的元素化合物的教学,是高中学习的重要生长点。一氧化碳的性质不难理解,又有氢气、二氧化碳的性质作对比、铺垫,学习难度不大,有利于学生探究。内容紧密联系实际。此节内容与实际生活、生产联系紧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同时一氧化碳是学生初中学习的第一个有毒物质,是典型的环保素材、自我保护素材。对一氧化碳的学习,既可满足九年义务教育对知识普及的要求,同时又可提高学生自我保护、环保的能力。

因此,无论从教材的位置看,是从学生的知识贮备、能力水平分析,还是从九年义务教育的需要出发,一氧化碳的学习作为探究性学习,内容、难度均适合,是高中学习的生长点。

课堂引入指导:

法一:通过介绍煤气中毒,及其危害的新闻实例引入。突出认识——实验——应用(预防煤气中毒)的学习活动。

法二:将小老鼠放入盛满一氧化碳的钟罩内,观察一氧化碳的毒性,讲解煤气中毒原理及救护方法,实际救护小老鼠。从兴趣出发,学习一氧化碳性质。

法三:单刀直入,碳有两种氧化物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分析分子式差异,推测性质,引入实验。

知识讲解指导:

1.以实验为手段,深入剖析,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其一可燃性,其二还原性),特性(剧毒性)。

2.讲解应条理化,有层次。

3.注意对比氢气性质与一氧化碳性质的异同。

教学建议

(1) 突出实验教学的功能

实验设计是探究学习中的一种重要验证方式。本节课应充分挖掘化学实验在探究学习中的功能,在学生提出假设后,通过设计实验方案、论证方案及实施验证,以形成知识。在此过程中,使学生充分体现化学实验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形成知识、应用知识、验证假设、训练思维。

(2)充分体现主体性教育原则

无论在课的设计上 ,还是在课的组织上,都应十分重视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在设计课时,充分发挥主体性,创造性地处理教材,乐在其中。学生在上课时,兴趣较高,积极参与,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探究能力和创造力。

(3)寓德育于学科教学中

在一氧化碳教学中应充分体现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在学生仅仅认识CO有毒的基础上,通过学习CO其它性质,并引导学生分析CO在实际生活、生产中的重要用途,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辩证的、全面的认识方法去认识客观事物。

(4)强化知识和能力的整合。

通过设计高质量的思考题,整合知识和能力。高质量的思考题,不仅能将课堂教学向外延伸,而且能将学生的思维水平引向一定高度。如本节课留的思考题(CO还原Fe2O3),有三个重要作用。其一是引导复习CO的化学性质。其二是应用CO的化学性质。其三是整合实验装置。将可燃性实验、还原性实验、尾气的处理实验整合起来,设计一套实验装置,这不仅是实验的整合,更是知识和能力的整合。

课程结束指导:

1.布置学生小结一氧化碳的性质,然后再分别与氢气、木炭等进行对照。

2.以一氧化碳中毒的原因为内容,进行讨论,着重在如何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和中毒后的处理措施。

3.辩证认识一氧化碳,了解一氧化碳的重要用途。

一氧化碳中毒及其救治

教学设计方案

一氧化碳的性质:

从CO和的化学式可以看出:CO分子比分子少1个氧原子。由于分子构成的不同,两者的性质有很大的差别。(结构决定性质)。

【指导阅读】 阅读97页第1自然段(注意与物理性质的比较)。

1.物理性质:CO是无色无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提问:制取CO气体时应如何收集?

归纳:不宜用排空气法收集,因CO的密度与空气的密度很接近,而且有剧毒。应采用排水法收集。

2.化学性质:

(1)一氧化碳的可燃性:

现象:发出蓝色火焰、放热。

特别指出:和其他可燃气体一样,点燃CO之前必须先验纯。

提问:为什么要验纯?怎样验纯?

明确:若CO不纯,点燃时可能发生爆炸,因CO的爆炸极限是12.5%~74%。验纯的方法同氢气的验纯。

讲述:煤炉里煤层上方的蓝色火焰就是CO在燃烧时所产生的。(引导学生看图课本第97页5-22)。水煤气是CO和的混合气。

引导回忆:不仅能与氧气反应,还能夺取某些氧化物中的氧,如氢气还原氧化铜。

设问:CO是否也能夺取某些氧化物中的氧元素?

演示:

指导学生思考:①实验的仪器、药品有哪些?②课本上图5-23、图5-13、图5-18有什么明显区别?③主要操作步骤有哪些?

要求学生观察:①玻璃管中发生了什么变化?②澄清石灰水溶液中产生了什么现象?

让学生分析有关现象得出正确结论。

归纳并出示小黑板:

药品:CO、CuO、溶液。

仪器:铁架台、玻璃管、单孔橡皮塞、双孔橡皮塞、酒精灯、导管、细口瓶、气球。

步骤:

①先通一会儿CO气体;(为什么?)

②点燃酒精灯加热;

③停止加热;

④处理收集到的尾气。

现象:玻璃管中黑色固体变为光亮的红色固体;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CO使CuO还原成Cu,同时生成。在该反应中,CO是还原剂,表现出还原性。

(2)一氧化碳的还原性:

强调:

①CO必 ……此处隐藏3387个字……污染,又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领悟CO的性质决定了它的用途.

结合CO的性质,渗透对事物的认识要"一分为二",不可绝对化的思想.

[提问] CO为什么能还原氧化铜?说明CO有什么性质?

[板书] 2.还原性

讨论并回答:

CO可以继续得氧变成CO2,它可以使CuO失去氧,还原成Cu。说明CO具有还原性。

完成现象到本质的分析

[投影]课堂练习二(见附2)指导学生完成

结合CO化学性质完成练习二

[小结]指导学生归纳、总结CO的性质

在教师指导下完成

提高归纳总结能力

[投影]随堂检测(见附4)

独立完成检测题

及时反馈

附1:课堂练习一

1.一氧化碳是色味的气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

2.下列物质中,碳元素的化合价相同的一组是

CO和CO2(B)CO2T Na2CO3(C)C和CO(D)CO和CaCO3

3.一氧化碳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是因为它

无色、无气味(B)密度比空气小(C)难溶于水(D)能溶于水

附2:课堂练习二

4.一氧化碳燃烧时发出色火焰,同时,一氧化碳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根据一氧化碳的这一性质,它可以做。

5.一氧化碳能跟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说明一氧化碳具有性,在该反应中做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下列气体中有剧毒的是

H2(B)N2(C)CO(D)CO2

下列物质燃烧后只生成二氧化碳的是

碳(B)一氧化碳(C)石蜡(蜡烛的主要成分)(D)氢气

附3:课堂练习答案

1.无无难略小2.B 3.C

4.蓝放出热量5.还原还原6.C 7.B

附4:随堂检测

CO燃烧时,火焰的颜色是

黄色(B)蓝色(C)紫色(D)淡蓝色

2.下列气体中,难溶于水的一组是

O2和CO2(B)H 2和CO2(C)CO和CO2(D)H2和CO

3.下列物质中,既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的化合物是

C(B)H2(C)CO(D)CO2

4.鉴别H2和CO的是根据它们的

密度(B)溶解性(C)还原性(D)燃烧后的产物

《一氧化碳》化学教案4

一.知识教学点

1.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一氧化碳的毒性且其对环境的污染。

二.重、难、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2.难点 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分子组成的不同,了解它们在性质上的差异。

3.疑点 向炉火中撒少量的水后,为何炉火烧得更旺?

4.解决方法

(1)学生阅读教材,比较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了解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2)教师演示试验,学生观察实验现象,通过讨论分析,了解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3)结合生活实际,了解一氧化碳的毒性及其对环境的污染,加强环保观念。

三.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了解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2.掌握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3.了解一氧化碳的用途、毒性和对环境的污染。

(二)教学过程

写出碳单质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我们知道碳有两种氧化物 CO和CO2。CO和CO2在分子组成上,它们只相差一个氧原子,这种组成上的差异会给它们性质上带来什么差异呢?下面,我们来学习CO的某些特性。

一.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1.物理性质(与CO2相比较)

CO2有哪些物理性质呢?

阅读教材P97第一段,从颜色、状态、密度、溶解性等方面比较一下CO和CO2的物理性质

色、味、态密度溶解性

CO无色无味的气体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CO2无色无味的气体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2.化学性质

(1)一氧化碳的可燃性

讲解演示实验5—10。

(1)观察火焰捐色,当教师把内壁附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时,观察石灰水有什么变化。

(2)根据实验现象,判断有何物质生成?写出化学方程式。

CO和H2都有可燃性,它与O2(或空气)混合后点燃都有可能发生爆炸,注意点燃前应检验CO气体的纯度。

(1)如何用化学方法区别CO和H2?

(2)如何用化学方法区别CO和CO2?

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

使学生认识到CO和H2的化学性质比较相似,可根据它们发生化学反应时,生成物不同来区别;CO和CO2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根据它们的化学性质来区别。

(2)一氧化碳的还原性。

讲解演示实验5—11。

观察黑色氧化铜的变化和澄清石灰水的变化,根据实验现象,判断有什么物质生成,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CO在反应中夺取了CuO中的O,使CuO还原成Cu,同时生成CO2。反应说明CO具有还原性,这个特性与O2、C相似。

COH2C

可燃性2CO + O2 == 2CO2 蓝色火焰2H2 + O2 == 2H2O 淡蓝色火焰C + O2 == CO2

还原性CO+CuO==Cu+CO2H2+CuO==Cu+H2OC+2CuO==Cu+CO2

3.一氧化碳的用途

根据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思考它有哪些用途?

①总结出一氧化碳的用途。

②阅读教材中的选学材料,了解水煤气的成分,并思考选学材料中提出的问题。

(1)气体燃料

(2)冶炼金属 Fe2O3 + 3CO == 2Fe + 3CO2

二.一氧化碳的毒性

(1)阅读教材第99页,理解CO中毒的生理过程。

(2)分组讨论教材第100页的习题3。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进行总结。

三.一氧化碳对空气的污染

(1)阅读教材第99页。

(2)讨论CO这种污染物是怎样产生的?如何防止污染,

CO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在人类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有很重要的用途;CO有剧毒,又污染空气,所以要注意防止和控制CO对环境的污染。对于CO,我们要“一分为二”地认识它。

(三)总结、扩展

1.CO和CO2性质的差异。

2.CO和H2化学性质的相似性。

四.布置作业

1.教材P100习题2。

2.用什么方法鉴别空气、O2、H2、CO和CO2?

《《一氧化碳》化学教案4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