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的教案15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化学的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化学的教案1引课:二氧化碳的图片
多媒体:1.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理想药品
高温
①碳在氧气(或空气)中燃烧:C+O2
CO2
②石灰石高温分解:CaCO3 CaO+CO2
(3)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在常温下反应
CaCO3 + HCl =CaCl2 + H2O + CO2↑(闪)
(4)蜡烛、木炭酒精、汽油等含碳物质的燃烧都可以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多媒体:制氧装置的回忆
发生装置
实验装置
>
收集装置
音击依次出现发生和收集装置,收集装置单击出现两个
对比制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反应原理
反应物的状态
固液
固
固液
反应条件
不加热
加热
不加热
氧气的反应原理分两栏不写化学方程式。下方表格的文字、图片单击出现
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提问学生以后再单击出现
再加上广口瓶(第一个出现)
多媒体:实验步骤
1、 查装置的气密性
2、 装药品(先固后液)
3、 收集气体——向上排空气法(CO2密度比空气大)
4、验满方法 ── 将燃着的木条或火柴放在集气瓶口,火焰熄灭,证明已满
5、验证气体方法 ──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该气体为二氧化碳
第一步单击出现1再单击出现演示动画。
第二步单击出现2再单击出现演示动画。
第三步单击出现3再单击出现演示图片。
第四步单击出现4再单击出现演示动画。
第五步单击出现5再单击出现演示动画。
如果两只蜡烛会是什么现象呢?
演示:(动画)
填空:
化学的教案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掌握烃及烃的衍生物性质及官能团相互转化的一些方法。
②了解有机合成的基本过程和基本原则。
③掌握逆向合成法在有机合成用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小组讨论,归纳整理知识,培养学生对物质性质和官能团转化方法的归纳能力。
②通过有梯度的与生活实际相关的有机合成的训练,培养学生的逆合成分析法的逻辑思维能力。
③通过设计情景问题,培养逆合成分析法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会结合生产实际选择适当的合成路线。
②通过对新闻资料的分析,使学生关注某些有机物对环境和健康可能产生的影响,关注有机物的安全生产和使用问题。
③通过逆合成分析法的研究,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点:
①官能团相互转化的方法归纳。
②逆合成分析法在有机合成过程分析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逆合成分析法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学方法、手段:
①新闻材料分析,分组讨论,引导启发、激发思考、情景问题的创设与解决、多媒体
②针对难点突破而采用的方法:通过设置有梯度的情景问题,分三步,让学生由浅入深的进行合成训练,在动手训练中自己体会、掌握逆合成分析法的思维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
多媒体展示与PVC保鲜膜有关的“新闻链接”以及“资料卡”,创设一个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合成情景引入新课(资料见后附表)
【情景创设1】
你能够根据已学的知识,利用一些常用的原材料,合成PVC吗?
【教师评价】
让学生把自己的方案写到黑板上,做出评价
【新课】
教师作归纳,以PVC的合成为例,引出有机合成的过程,以流程图直观展现
【过渡】
实际上很多时候有机合成是不能一步到位的,那我们要学会分析比较目标化合物和基础原料之间在骨架构建和官能团转化的联系,这就要求我们掌握一些官能团的引入或转化方法。请同学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共同讨论完成“思考与交流”
归纳内容
【教师引导】观察学生的讨论情况,做出适当的引导
【教师评价】提问不同小组学生的讨论成果,作出肯定与评价,引导学生做好归纳总结
【过渡】当我们掌握了一些官能团的引入或转化方法后,就要学会把这些方法应用到有机合成过程中了
【情景创设2】
在日常生活中,饮料、糖果中常常添加一些有
水果香味的酯类香料,例如具有苹果香味的戊酸戊酯,你能利用1-戊烯为原料合成戊酸戊酯这种香料吗?
【教师评价】
对学生的成果作出评价,及时纠正错误;
引导学生思考总结逆合成分析方法的思路
【过渡】
我们发现,在分析合成路线的时候,可能会出现要对不同原料或合成路线的选择,那么
【情景问题创设3】
想一想:结合生产实际,同学们,你认为在选择原料和合成途径时,你应该注意一些什么问题?
【教师归纳】
选择有机合成路线应遵循的一些原则:
反应条件必须比较温和。
产率较高。
原料地毒性、低污染、廉价。
【过渡】
逆合成分析法是在设计复杂化合物的合成路线是,它是将目标化合物倒退一步寻找上一步反应的中间体,该中间体同辅助原料反应可以得到目标化合物。而这个中间体的合成也是从更上一步的中间体得来的。依次倒推,最后确定最适宜的基础原料和最终的合成路线。下面,我们就利用这种分析法,来完成这一道练习:
【例题练习】
试用逆合成分析法研究合成草酸二乙酯的路线。
【小结】
本节我们要重点掌握:
1、一些常见官能团引入的方法。
2、在有机合成中应用逆合成分析法。
【作业布置】
1、课后习题1、3题。
2、思考课本P65学与问。
化学的教案3作为老师想要把一节课上好,那么就需要课前做相关规划,那就是教案,一起来看看我 ……此处隐藏23490个字……解决能危机中的重要作用。
[重点难点] 重点:燃烧热的概念及有关燃烧热的计算。难点: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及燃烧热的计算。
1.燃烧热
(1)概念
25℃、101kPa时,1_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单位:kJmol-1。
(2)意义
例如:C2H2的燃烧热为-1 299.6 kJmol-1,表示在25℃、101kPa时,1_molC2H2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l)时放出1 299.6 kJ的热量。
2.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ΔH的值能表示可燃物的燃烧热的是( )
A.H2(g)+Cl2(g)===2HCl(g) ΔH=-184.6 kJmol-1
B. CH4(g)+2O2(g)===CO2(g)+2H2O(g) ΔH=-802.3 kJmol-1
C. 2H2(g)+O2(g)===2H2O(l) ΔH=-571.6 kJmol-1
D. CO(g)+12O2(g)===CO2(g) ΔH=-283 kJmol-1
答案 D
3.能
(1)定义
能提供能量的资,它包括化石燃料、阳光、风力、流水、潮汐以及柴草等。
①化石燃料
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等
②新能
主要有太阳能、氢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和生物质能等。
(2)地位
能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它的开发和利用情况可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
(3)解决能危机的方法
开发新能,节约现有的能,提高能的利用率。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化石燃料在任何条下都能充分燃烧
B.化石燃料在燃烧过程中能产生污染环境的CO、SO2等有害气体
C . 直接燃烧煤不如将煤进行深加工后再燃烧的效果好
D.固体煤变为气体燃料后,燃烧效率将提高
答案 A
解析 化石燃料只有在适当的温度和有氧气存在的情况下才能燃烧充分,A项不正确;化石燃料不经过处理直接燃烧可产生污染物CO、SO2等有害气体,B项正确;化石燃料(煤)经深加工后变为气体燃料,不仅减少SO2对大气的污染,而且能提高燃烧效率,C、D项均正确。
一、燃烧热
1.对燃烧热的理解
(1)燃烧热是反应热的一种,其ΔH<0。
(2)101 kPa时,纯净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如C完全燃烧应生成CO2(g),而不是CO,因CO可继续燃烧生成CO2,并放出能量。
完全燃烧时,下列物质要生成对应的稳定氧化物:
C→ CO2(g)、H2→H2O(l)、S→SO2(g)
(3)燃烧热通常是由实验测得的。可燃物以1 mol物质作为标准进行测量,燃烧时放出热量的多少与外界条有关。
(4)书写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时,应以燃烧1 mol 物质为标准配平其余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其他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可用分数表示。例如:C8H18(l)+252O2(g)===8CO2(g)+9H2O(l) ΔH=-5 518 kJmol-1,则C8H18的燃烧热ΔH=-5_518_kJmol-1。
(5)热量=可燃物的物质的量×燃烧热。
化学的教案15一、教学目标
1.记住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主要的物理性质,能认识到氢氧化钠的腐蚀性、吸水性。
2.通过实验探究碱的性质,学会根据性质思考其用途的科学方法。
3.通过探究碱的性质的有关实验,初步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
难点
根据实验归纳碱的性质。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教师播放虎门销烟纪录片,并提出问题,林则徐用的是什么物质来硝烟的呢?你又看到了什么现象呢?
学生回答林则徐用到了生石灰,整个石灰池烟雾滚滚,不断沸腾。
教师引导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石灰池里又发生了哪些反应呢?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第二节《碱及其性质》的学习。
环节二:新课教学
活动天地2-3各取适量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分别放置在两个烧杯中,观察其颜色状态。
学生回答氢氧化钠为白色固体,氢氧化钙为白色粉末状固体。
活动天地2-3露置在空气一段时间后,再观察它们的颜色和状态的变化。
学生回答氢氧化钠逐渐开始溶解,氢氧化钙无明显变化。
教师总结氢氧化钠之所以暴露在空气中会溶解,是由于它很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发生潮解。根据这个性质,同学们说一说存放氢氧化钠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呢?
学生回答应该存放在干燥地方并密封保存。
学生实验向两只小烧杯中分别加入少量水,振荡,观察它们的溶解情况。用手触摸烧杯外壁。
学生回答氢氧化钠基本全部溶解,烧杯外壁有些烫手;氢氧化钙有一部分溶解,溶液呈混浊状态,烧杯外壁温度也明显升高。
教师演示把一根头发丝放入试管中,向试管里加入上述实验中得到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热煮沸2-3min,观察头发丝的变化。学生回答头发丝被腐蚀了,已经不完整,像被烧过一样。
教师总结没错,氢氧化钠也像浓硫酸一样,有强腐蚀性,因此也被叫做火碱、烧碱、苛性钠等,对皮肤和衣服有一定的腐蚀性。
教师提问既然氢氧化钠有强腐蚀性,那我们在使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学生回答一定要十分小心,不能与皮肤、衣物直接接触。
教师提问如果不慎接触到皮肤,那应该怎么处理呢?
学生回答如果不慎沾在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再涂上硼酸溶液。
教师提问上面的实验现象可以说明哪些问题呢?你能否归纳出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都有哪些性质呢?
学生回答氢氧化钠:易溶于水,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发生潮解,溶解释放出大量的热,有腐蚀性;氢氧化钙:也叫熟石灰或消石灰,微溶于水,溶解时放热,能腐蚀皮肤衣物。
教师引导氢氧化钙既然叫做熟石灰,那么生石灰是什么物质呢?
学生回答生石灰是氧化钙。
教师引导俗话说得好,生米可以煮成熟饭,那么生石灰可以转化为熟石灰吗?教师演示氧化钙溶于水的实验,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试着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环节三:巩固提高
现在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氧化钙,你认为哪一种物质适合做食品的干燥剂?
解析氧化钙。
环节四:小结作业
请学生回答本堂课的收获: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性质。
课后作业:课后思考碱还具有哪些性质?
四、板书设计
文档为doc格式